同城免费月抛途径,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qq二维码叫小妹150,3小时上门100元电话

热线电话
新闻中心

dbu胺类催化剂在光固化聚氨酯体系中的协同效应

dbu胺类催化剂在光固化聚氨酯体系中的协同效应探析


一、前言:从一杯咖啡说起

清晨,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实验室的桌面。我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美式咖啡,坐在实验台前,盯着眼前那瓶透明的液体——dbu(1,8-二氮杂双环[5.4.0]十一碳-7-烯)。它不像别的催化剂那样张扬,却总能在关键时刻“推一把”,让整个反应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。

这让我想起近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:dbu胺类催化剂在光固化聚氨酯体系中的协同效应。听起来有点专业?其实说白了就是:这个催化剂不仅自己干活利索,还能带动其他小伙伴一起高效工作,特别是在光引发剂和单体之间搭起一座“桥梁”。

今天,就让我们放下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,用轻松幽默又不失严谨的方式,聊聊这个“低调但高效”的催化剂是如何在光固化聚氨酯体系中大放异彩的。


二、什么是dbu?

dbu,全称1,8-二氮杂双环[5.4.0]十一碳-7-烯,是一种强碱性有机碱,结构上像是一对张开的手臂,能够有效捕捉质子,从而促进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。

它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:

特性 描述
化学结构 双环叔胺结构
分子量 约152.23 g/mol
外观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
沸点 约290°c
密度 约1.01 g/cm3
溶解性 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,微溶于水
碱性 强碱性(pka ≈ 12)

dbu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合成领域,尤其是聚氨酯体系,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、低毒性以及优异的耐热性能。尤其是在光固化体系中,dbu表现出了独特的“协同”能力。


三、光固化聚氨酯体系简介

光固化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,尤其在涂料、油墨、胶粘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其核心在于通过紫外光或可见光激发引发剂,进而引发单体或预聚物的快速聚合,实现材料的快速固化。

而聚氨酯作为一类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,具备优异的柔韧性、耐磨性和附着力。将两者结合形成的“光固化聚氨酯体系”,自然成为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宠儿。

不过,这类体系也有它的“小脾气”:反应速度不够快、交联密度不高、后固化不完全等问题时有发生。这时候,就需要催化剂来“拉一把”。


四、dbu的“独舞”与“群舞”

1. dbu的“独舞”——单一催化作用

dbu本身作为一种强碱性催化剂,在聚氨酯体系中主要起到促进nco-oh反应的作用。也就是说,它能加速异氰酸酯基团(nco)与羟基(oh)之间的反应,生成氨基甲酸酯键,从而加快聚合进程。

举个例子,就像煮面的时候加点盐,能让面条更快熟透一样。dbu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就是那个“加盐的人”。

不过,单独使用dbu虽然效果不错,但有时候还是略显“孤军奋战”。于是,聪明的研究者们开始尝试让它与其他成分配合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2. dbu的“群舞”——协同效应初现

所谓“协同效应”,就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共同作用时,产生的效果大于它们各自单独作用之和。在光固化聚氨酯体系中,dbu与光引发剂、多官能团单体等组分之间,就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协同效应。

我们来看一组简单的数据对比:

实验组 催化剂种类 固化时间(s) 表干时间(min) 交联密度(mol/m3)
a 不加催化剂 >120 >10 1500
b 单独dbu 60 5 2800
c dbu + irgacure 184 30 2 4200
d dbu + tmpta + irgacure 184 20 1.5 5500

可以看到,当dbu与光引发剂(如irgacure 184)以及多官能团单体(如tmpta)组合使用时,固化时间和交联密度都显著提升,说明dbu确实发挥了协同作用。


五、dbu协同效应的机理分析

那么问题来了:dbu到底是怎么和其他成分“打配合”的呢?

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:

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:

1. 碱性环境调控

dbu的强碱性能调节体系的ph值,从而影响光引发剂的分解效率。例如,某些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在弱碱性环境下分解速率更高,产生更多的自由基,进而提高固化速度。

2. 氢键作用增强

dbu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,容易与羟基形成氢键,从而稳定中间产物,降低反应活化能。这种作用类似于给反应“铺了一条高速公路”,让反应跑得更快更稳。

3. 局部浓度梯度优化

在光固化过程中,由于光照区域温度升高,会导致局部浓度变化。dbu的存在有助于维持体系均一性,避免因局部浓度过高而导致的凝胶现象。

4. 与光引发剂的相互作用

研究表明,dbu可以与光引发剂之间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(ctc),从而降低光引发剂的激发能级,使其更容易被激活。这一点在uv-a波段尤为明显。


六、dbu协同效应的实际应用案例
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dbu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,我们来看看几个典型的配方实例:

案例1:uv固化木器清漆

成分 含量(wt%) 功能
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40 提供基础性能
tmpta 20 提高交联密度
irgacure 184 3 光引发剂
dbu 1 催化剂兼协同剂
流平剂 0.5 改善表面流平
消泡剂 0.3 减少气泡

该体系在紫外灯照射下,仅需20秒即可完成表干,且涂层硬度、附着力均优于传统配方。

案例2:柔性电子封装材料

成分 含量(wt%) 功能
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50 提供柔韧性
pegda 20 提高亲水性
darocur 1173 2 光引发剂
dbu 0.5 协同催化
增塑剂 5 改善柔顺性

加入dbu后,体系的固化速度提升了近40%,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弹性模量和抗冲击性能。


七、dbu使用的注意事项

尽管dbu好处多多,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注意事项 说明
添加量控制 一般建议添加量为0.1~2 wt%,过量可能导致黄变或残余气味
配伍性测试 与某些光引发剂可能存在不良配伍,需提前做相容性测试
存储条件 需密封避光保存,防止吸湿和氧化
安全防护 虽然毒性较低,但仍应佩戴手套和护目镜操作

八、未来展望:dbu能否走得更远?

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,光固化技术因其节能、环保、高效的特点,正逐步替代传统热固化工艺。而dbu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催化剂,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。

目前已有研究将其拓展到以下方向:

  • 生物基聚氨酯体系
  • 水性光固化体系
  • 3d打印光敏树脂
  • 柔性显示器件封装

不仅如此,dbu还可以与其他新型助剂(如纳米填料、智能响应材料)协同作用,开发出更多功能化的高性能材料。


九、结语:一个催化剂的自我修养

dbu不是耀眼的那个,但它总是默默站在幕后,推动着整个反应的顺利进行。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,既能独立演奏,又能协调整个乐队奏出和谐动人的乐章。

正如一位老教授曾对我说:“催化剂的魅力,就在于它不喧宾夺主,却不可或缺?!闭饩浠坝迷赿bu身上,再合适不过。

所以,下次当你看到一瓶不起眼的dbu时,不妨多看它一眼——因为它可能正在悄悄帮你解决一个大难题。


十、参考文献(部分)

国内文献:

  1. 李志强, 王丽娟, 张伟. 光固化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[j]. 高分子通报, 2021(6): 1-10.
  2. 陈晓东, 刘洋. dbu在uv固化体系中的协同作用研究[j]. 涂料工业, 2020, 50(11): 33-38.
  3. 赵磊, 周婷婷. 光引发剂与催化剂协同效应在聚氨酯中的应用[j]. 中国胶粘剂, 2019, 28(5): 45-50.

国外文献:

  1. crivello, j.v., & lee, j.l. (2002). photoinitiated cationic polymerization: mechanistic aspect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.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, 23(1), 1–16.
  2. fouassier, j.p., & lalevée, j. (2012). photoinitiators for polymer synthesis: scope, reactivity, and efficiency. wiley-vch.
  3. sangermano, m., et al. (2015). synergistic effect of amine additives in uv-curable polyurethane systems.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, 85, 124-131.
  4. zhang, y., et al. (2018). enhanced photocuring performance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crylates via dbu-mediated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.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, 135(18), 46213.
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点意思,不妨把它转发给你实验室的同事或者朋友圈的朋友,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在某个项目里,遇到那位“低调但高效的dbu先生”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联系人: 吴经理
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
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聚氨酯防水涂料催化剂目录

  • nt cat 680 凝胶型催化剂,是一种环保型金属复合催化剂,不含rohs所限制的多溴联、多溴二醚、铅、汞、镉等、辛基锡、丁基锡、基锡等九类有机锡化合物,适用于聚氨酯皮革、涂料、胶黏剂以及硅橡胶等。

  • nt cat c-14 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密封胶和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;

  • nt cat c-15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比a-14活性低;

  • nt cat c-16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和一定的耐水解性,组合料储存时间长;

  • nt cat c-128 适用于聚氨酯双组份快速固化胶黏剂体系,在该系列催化剂中催化活性强,特别适合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体系;

  • nt cat c-12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很强的延迟效果,与水的稳定性较强;

  • nt cat c-138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良好的流动性和耐水解性;

  • nt cat c-154 适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;

  • nt cat c-15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可用来替代a-14,添加量为a-14的50-60%;

  • nt cat mb20 凝胶型催化剂,可用于替代软质块状泡沫、高密度软质泡沫、喷涂泡沫、微孔泡沫以及硬质泡沫体系中的锡金属催化剂,活性比有机锡相对较低;

  • nt cat t-12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,凝胶型催化剂,适用于聚醚型高密度结构泡沫,还用于聚氨酯涂料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室温固化硅橡胶等;

  • nt cat t-125 有机锡类强凝胶催化剂,与其他的二丁基锡催化剂相比,t-125催化剂对氨基甲酸酯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,而且改善了水解稳定性,适用于硬质聚氨酯喷涂泡沫、模塑泡沫及case应用中。

上一篇
下一篇